黨員干部看望李毛才讓。謝夢茹 攝
青海新聞網(wǎng)·大美青?蛻舳擞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,突如其來的積石山6.2級地震打破了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塔加藏族鄉(xiāng)曹旦么村的平靜。剎那間,墻體開裂、圍墻倒塌,整個村莊被灰塵籠罩,緊張氣氛彌漫開來。
災難驟然來襲,村民李毛才讓一家遭受重創(chuàng),正在側房熟睡的兩個女兒和外孫被四周倒塌的土墻掩埋,她的丈夫周公保也受驚摔倒。“曹書記!曹書記!快來救人。”李毛才讓驚慌失措地向家住不遠處的村黨支部書記曹福林呼救。
“聽到她的求救聲,我立馬沖到了現(xiàn)場。”12月17日,曹福林回憶起地震時的情景仍心有余悸,“危難關頭,救人乃當務之急,作為村黨支部書記,我絕不能慌亂。”
曹福林迅速組織村“兩委”、駐村工作隊和黨員干部,成立三個行動小組,分別負責房屋排查、村民轉移和傷員轉運工作。“多虧了曹書記和村干部,我家的四名傷員才得以及時救治,真是太感謝了!”李毛才讓心懷感激,雙手合十誠摯地說。
地震發(fā)生第一時間,黨員奮勇當先、沖鋒在前,成為抗震救災現(xiàn)場的第一支“先鋒隊”,舉起一面面旗幟,讓村民在黑夜看到希望之光。李毛才讓說:“在村干部的帶領下,我們得到妥善安置,既沒凍著,也沒餓著,我丈夫的情緒逐漸平復,女兒和外孫在醫(yī)院得到精心治療,我的內心也漸漸安穩(wěn)。”
在抗震救災的日子里,村“兩委”、駐村工作隊和廣大黨員干部們承擔起諸多工作,穩(wěn)定村民情緒、管理發(fā)放物資、巡查保障安全……日日夜夜的堅守,成為了他們的工作日常。
地震發(fā)生以后,一個個基層黨員干部堅守奮戰(zhàn)在災區(qū)一線。擔任村莊一社集中安置點點長的駐村“第一書記”周拉,時刻牽掛著安置點群眾的安危,“正值冬季,用火用電安全務必格外注意,我們定期巡查各戶的情況,以保障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。”
每天半夜準時響起的鬧鐘,見證著周拉在安置點每一日的堅守。“有時板房內的火爐蓋子沒蓋好,或者室內封閉太嚴沒留縫隙,這些都有發(fā)生一氧化碳中毒的風險,我們必須及時排除隱患,讓村民在安置點住得放心、過得安心。”周拉說。
周拉告訴記者,受地震影響,曹旦么村共有93戶農戶不同程度受災,經統(tǒng)一房屋鑒定,劃分6戶B級、85戶C級和2戶D級房屋,根據(jù)“一戶一策”方案,實施農房災后恢復重建。
李毛才讓家因房屋受損嚴重,被評定為D級,需在原址重建。“我們從今年四月份開始重建新房,村干部經常來查看進度、了解需求,給予我們很多幫助和支持,到九月份我們就順利搬進了新家。”李毛才讓笑著說。
全程跟進、督促指導、安全宣傳、鑒定驗收……在村干部的悉心幫助下,李毛才讓的新家順利落成,原來土木結構的房子變成了堅固穩(wěn)定的磚混結構,安全性大幅提升。“新房子寬敞又漂亮,多虧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,讓我們住上了這么好的房子。”李毛才讓激動地說。
隨著李毛才讓新家完成重建并正式入住,全村的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漸近尾聲。周拉翻看日歷,感慨萬分:“轉眼間,地震已過去一年,在這忙碌的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過程中,村民生活逐步回歸正軌,地震帶來的傷痛也漸漸被撫平?吹酱迕褚粦魬暨w入新居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,我由衷感到自豪與欣慰。”
在全村干部群眾的齊心協(xié)力之下,曹旦么村又恢復了往常的安寧。冬雪還未消融,可綻放在村民臉上的笑容卻足以抵御一切嚴寒。此刻,在李毛才讓的新家里,她剛剛沏好熱茶,將點心和水果擺上茶幾,招呼曹福林和周拉坐下,家長里短中,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,歡笑聲充滿整個房間。
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,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。曹旦么村的黨員干部們,以自身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,不僅在抗震救災與災后重建的艱難征程中砥礪前行,更引領全村村民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。而在這片重新煥發(fā)生機的土地上,黨群同心,繼續(xù)攜手并進,迎接曹旦么村嶄新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