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新聞網(wǎng)·大美青?蛻舳擞 “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,受之有愧。”見到海東市循化縣融媒體中心記者馬春龍時,他正在辦公室擦拭他心愛的相機,說起不久前被評為2024年第一季度“青海好人”,他如是說到。
馬春龍,一名工作了17年的新聞工作者,在他眼中,相機是他的“寶”,在同事眼中,他是大家的“寶”。
循化縣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副主任陳學菊說:“他可是我們這兒的一塊寶,這些年兢兢業(yè)業(yè),出了很多好新聞。”
陳學菊所說的“這兒”,不止是在循化融媒體中心,也指在整個循化縣。
與人民同在,用真情傳播感人故事。馬春龍,在職業(yè)生涯的17年間,用一臺攝像機、一支筆、一個本,始終沖鋒在新聞一線,用鏡頭見證著、用筆尖記錄著,不僅把新聞寫在循化大地上,更是把新聞寫在了群眾心坎上。
時間撥回至2023年12月18日,甘肅積石山6.2級地震波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、化隆回族自治縣部分地區(qū),其中,循化縣道帷藏族鄉(xiāng)、清水鄉(xiāng)、白莊鎮(zhèn)等地區(qū)受災嚴重。
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,馬春龍和所有人一樣,在地震的猛烈晃動中,安撫著妻子和孩子,那一夜余震不斷,但他知道自己即將前往一線,用自己的鏡頭告訴人們“不要怕”。
當天夜里,馬春龍跟隨循化縣主要領導前往震后巡查第一站——積石峽水電站。
馬春龍說:“水、電是關乎老百姓生命的重要因素,盡管路上巨石從山頂滾落,路面塌陷,但縣委縣政府的干部依然不慌不亂,仔細檢查和詢問電站是否受損,我的攝像機一直開著,生怕錯過哪個鏡頭……”
事發(fā)突然,沒有安排、沒有策劃,也沒有團隊,馬春龍只身一人,憑現(xiàn)場的應急反應,始終將鏡頭對準黨員干部,對準受災現(xiàn)場,將最真實的情況記錄下來。
他說:“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,用影音記錄下真實感人的場景,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,新聞不僅能傳遞信息,在特殊時刻,更能引導輿論、鼓舞人心。”
地震后馬春龍始終在一線,他見到了地震發(fā)生時人們驚慌失措的樣子,見到了黨員干部安撫村民、提供物資保障的樣子,見到了村民齊心協(xié)力搭帳篷、建板房的樣子,見到了愛心企業(yè)捐款捐物的樣子……
隨后的抗震救災過程中,馬春龍主動請纓,報名參加“循化縣宣傳小分隊”,深入白莊鎮(zhèn)民主村駐扎,在這里,他和村民同吃同住,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,記錄著、影響著身邊的人。
剛到村里的頭兩天,馬春龍四處拍攝,救災隊伍在哪里他就在哪里,一次偶然,他扛著攝像機走進了民主村72歲老人馬才里木家的帳篷里。
“外面真的很冷,可一進帳篷,爐火正旺,老爺爺和家人圍著火爐吃著牛肉面,聊著天,溫暖的味道撲面而來。”
除了看到這些,馬春龍在這間帳篷聽到了至今令他難以忘懷的話語。
馬春龍說:“我當時問老爺爺,這兩天家里情況怎么樣時,老爺爺說,受災了,房子受損了,但政府給了我們最大的關懷,有牛肉面吃,有帳篷住,干部拋家舍業(yè)的來幫我們,我們一點都不害怕……”
那一刻,馬春龍更覺自己使命光榮、責任重大。
受災情況、救援情況、生活情況、緊缺物資的發(fā)放和安置情況……馬春龍扛著相機,拿著本子和筆,足跡遍布循化地震災區(qū)各個救援點、醫(yī)療點、安置點和排險點,他一邊寫稿,一邊整理鏡頭,有時需要現(xiàn)場制作,有時找信號回傳素材,充分展現(xiàn)了一名新時代全媒體記者的使命擔當。
在災區(qū)的15個日日夜夜,馬春龍以一個記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真實記錄了循化縣抗震救援工作和災區(qū)人民抗震救災的溫暖瞬間,先后高效完成了30期特別報道,在中央電視臺、青海電視臺、海東電視臺、循化新聞、循化融媒視頻號等平臺發(fā)布。
除了拍攝任務,馬春龍在采訪間隙主動充當志愿者角色,幫助安置點工作人員搬運分發(fā)救災物資、搭建應急帳篷和板房、宣傳講解抗震救災知識、開展心理安撫工作,將黨和政府的關懷傳遞給身邊的村民。
馬春龍說,家鄉(xiāng)受災,那么多人深入一線,大家都在為了重建美好家園而付出努力,彼時的他不僅要扛起記者之責,為時代放歌,更要做好志愿服務,傳遞黨的好聲音,讓大家感受到生于華夏何其有幸。